GJB 2686-1996 鱼雷武器系统作战能力评定

ID

725BB7BC487B4532B704FF25613BA3CD

文件大小(MB)

1.47

页数:

44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7-14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GJ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FL 0199 GJB 2686-96,鱼雷武器系统作战能力评定,Operational capability evaluation of torpedo weapon system,1996-06-04 发布 1996-12-01 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鱼雷武器系统作战能力评定 3B 2686-96,Operational capability evaluation of torpedo weapon system,1范围,1.1 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鱼雷武器系统在探测跟踪装置发现目标后作战能力评定的方法。主要内容,为评定鱼雷武器系统作战能力的计算方法,1.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鱼雷武器系统战术技术论证、系统研制方案论证与试验验收所需的作战能,力指标的计算,本标准也适用于鱼雷武器系统的训练和战斗使用所需的作战能力指标的计算,1.3 应用指南,本标准只是对鱼雷武器系统作战能力中的打击效果指标进行评定,其它作战能力指标的,评定及其试验方法等可由相应的其它标准规定,2引用标灌,GJB 175.5-87舰艇及其装备术语 指挥控制系统,GJB 175.7-87舰艇及其装备术语 鱼雷及发射装置,GJB408-87鱼雷定型试验规程,GJB531-88鱼雷规范,3定义,3.1 术语,本标准除使用GJB 175.5.GJB 175.7.GJB 408.GJB 531所定义的术语外,坯使用'E述所,定义的术语,3.1.1 鱼雷武器系统(以下简称系统)torpedo weapon system,鱼雷及安装在平台上的发射装置、探测跟踪装置、指挥仪、相关设备、软件和人员等组成的,能完成规定作战任务的综合体。它能对目标执行警戒、跟踪、识别、数据处理、威胁估计及控制,鱼雷发射和导引以打击目标,3.1.2 系统的作战能力 operational capability of system,系统在规定条件下能同时搜索跟踪目标的数目以及同时攻击目标的数目等能力。主要包,括搜索目标的能力、跟踪目标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解算目标的能力、攻击目标的能力及打,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1996-06-04发布 1996-12-01实施,1,GJB2686 - 96,击效果等指标,3.1.3 打击效果 attack effect,系统在规定条件下对典型目标的命中概率,3.1.4 提前角 angle of advance,在鱼雷射击三角形中,目标方位线与鱼雷航向线之间的夹角,3.1.5 有利提前角 favorable angle of advance,在一定射击条件下,使自导鱼雷捕获概率为最大的那个射击提前角。该提前角能使鱼雷,自导搜索扇面对称地遮叁目标的散布,3.1.6 鱼雷命中宽度 width erf hitting toipedo,目标沿鱼雷航行方向在鱼番航向的垂直线上的投影宽度,3.1.7 极限攻击角 limij ai%le of attack,在一定条件下,我舰艇能与目标接近到极限射跑时的目标最大舷角,3.2 代号,3.2.1 坐你及运动要素的符号、代号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序号符号、代号名 称说 明,1 V. 目标速度,2 vT 鱼雷速度,3 m 速度比m = VjVT,4 r 鱼雷自导作用昭离,5 X 水平半扇面角鱼雷自导水平搜索扇施角的一半,6 Q 目标版角,7 D. 射距,8 p 相对移动角发射时刻,鱼雷与目标方位线同鱼,雷与目保相对运动线之夹角,9 有利提曲角,10 ^MX 极限几何作用距离,11 c?海平面的声速,12 & 声速梯度沿深度方向的声速梯度,13 h, 目标声源深度,14 h2 鱼雷航深,2,GJB 2686 -96,续表1,序号符号、代号名 称说 明,15 理论自导作用距离,16 目标吃水深度,17 k 目标吃水部分中央的水深,18 鱼雷攻击定深,19 &⑸ 相对搜索宽度鱼雷相对搜索区域宽度,20 u 直航搜索段航程对线导鱼雷是由模拟累加得到,21 Q 自导发现时目标舷角,22 K 在垂直面上的半搜索宽度,23 Xh 垂直半扇面角鱼雷自导垂直搜索扇面角的一半,24 L. 鱼雷追踪段航程,25 L 鱼雷再搜索与再追踪航程,26 Lt 鱼雷总航程,27 Rt 鱼雷旋回半径?,28 Rmin 弹道最小曲率半径,29 Xt(Yt.),1 1,鱼雷瞬时坐标,30 XW.(YW.),1 1,本艇瞬时坐标,31 XJYQ,1 I,目标瞬时坐标,32 Ct,1,鱼雷瞬时航向,33 Cw.■ 测量的本艇瞬时航向,34 K(ft) 鱼雷与本艇之间的距离(方位),35 ¥ 方位角之差%=阮-R,36 & 消量的本艇瞬时方位,37 Qw.* 相对舷角Qw. - Cw.,38 u 相对距离,39 Sr1C Sw■ ) 鱼雷(本艇)航程在导引间隔时间内的航程,3,GJB 2686-96,续表1,序号符号、代号名 称说 明,40 相对夹角,41 * 相对夹角,42 Re 自导扇面形心至鱼雷的距离,43 %(J) 测量的目标速度,44 vw.(vw),1,测量的本艇速度,45 D(i)、D(t) 相对距离目标与鱼雷之间的相对距离,46 伙i)、B(t) 相对般角目标与鱼雷之间的相对舷角,47 tA 目标规避时刻目标开始规避鱼雷的时刻,48 Ra 目标机动距离目标开始规避时同鱼雷间的距离,49 Rn 目标旋回半径,50 Vm 目标规避速度,51 L 目标长度,52 B 目标宽度,53 1 目标等腰三角形的半顶角,54 w 鱼雷命中宽度,5……

……